当前位置:100EC>数字生活>【连载】一文看懂易到用车模式分析:未来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连载】一文看懂易到用车模式分析:未来有哪些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3日 15:59:35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导读:今日,滴滴出行宣布获得中国人寿超6亿美元战略投资,其中包括3亿美元股权投资及20亿元人民币的长期债权投资。同时,双方未来还将围绕“互联网+金融”展开全方位合作。

  除资本层面之外,滴滴出行还将和中国人寿在保险、综合金融服务、市场开发、企业用车等方面进行业务模式创新探索,打造更安全与多元的移动出行金融生态。此外,双方还将共同探索境内外移动出行及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新政迟迟未能露出真面目,互联网出行行业除了融资事件不断,也在抓住最后阶段烧钱抢夺用户。

  据了解,近日来自易到用车方面的消息显示,过去两个月该平台的“高额充返”活动中,已获得充值总额突破17亿元,这也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易到用车需要再投入17亿元补贴用户。补贴用户的同时,易到用车在全国范围内下调专车价格,或引发了旗下司机跳槽危机。

  大量涌入的用户或许会发现平台无车可用。北京消费者王先生表示,早高峰时期,分别用滴滴出行、Uber和易到用车叫车出行,其中,滴滴出行能够叫到车但动态加价幅度较大,车费较贵;易到用车则是最便宜的专车平台,但根本无司机应答;而Uber的车费和车辆应答率处在上述两者之间。

  在此背景下,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智库系列丛书第五部《Uber:开启“共享经济”时代》(详见:www.100ec.cn/zt/uber/)应声发行,火热销售中。(作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曹磊,资深媒体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总编辑柴燕菲,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O2O行业分析师沈云云,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海外“互联网+”分析师曹鼎喆)该书首度揭秘了估值超500亿美元的初创公司Uber成功背后的秘密与商业逻辑,全面打开了未来“共享经济”的大门。该书在全国新华书店、机场中信书店,以及天猫京东、当当、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淘宝、微店、拍拍等各大电商平台均有发售。以下是本书关于易到用车的解读:

  易到简介

  易到用车隶属于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0年5月创立,总部设立于中国北京,是中国第一家专业提供专乘约租车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创始人周航。

  易到用车被称为“租车业的携程”,没有一辆车、没有一个司机,但却可以做到用户拨打电话即可下单,1小时即响应,专业服务。易到用车通过自主搭建自身网站为主,配以APP(1、司机终端通过GPS,LBS,WiFi进行车辆的三重定位2、个人用户手机终端)、以及YMS(易到用车智能交通引擎)将所有有效的运营车辆进行一个有效地调度,从而形成易到用车独一无二的商业特点——1小时预定相应、高端车型、专业配驾、按时计费。

  易到用车的流程为:当消费者需要订车时,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以及智能手机终端直接联系易到租车。易到在接收到消费者信息并接收付款之后,则通过自主开发的一套系统将信息派发给其他租车公司的闲置车辆和司机,并且保证1小时内准时出现在消费者的上车地点。易到用车的商业特点包括1小时预定响应、高端车型、专业配驾、按时计费等。

  模式分析

  市场需求:开车烦,打车难,养车贵,用车不及时等现实问题,特别是在商务用车领域,市场用车的“硬需求”日益凸显,面临市场需求升级所直接带来的消费升级,需要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用车平台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LBS技术为驱动的易到用车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比较适合国内市场需求。

  O2O团购类传统意义上的online to offline,在信息整合的线上行为之后,易到用车通过自身核心技术从后台调配车源,并通过线上终端直接对线下服务负责,做全程管控监督,这也对易到用车的管控机制的内部配合要求相当之高。

  轻资产:与租赁公司合作,选择符合要求的车辆加盟,对己可为自身节省至少上亿元的车辆采购以及养护费用,并且也省去车辆过度使用或报废的后期隐患,可以大大降低投资的门槛,让投资人的钱有充分的想想和施展空间。

  可控性:采取合作加盟性质的模式,对于加盟公司车辆的把控是对易到用车的极大考验!易到用车巧妙利用国内汽车租赁资源广泛但利用率很低的现状,首先选择与营运的租赁公司合作,能够极大的提高加盟的租赁公司闲置车辆的使用率,予其带来最为直观的经济利益,从而绝对意义上保证加盟公司的积极主动性和上进性。

  自主加盟:受到市场“硬需求”的日益规模化,汽车租赁公司必须面对抛弃小作坊模式,迎接市场化转型,依靠易到的市场信息化平台技术增加自身生命持续力,当然会主动尝试加盟,并在长期相对稳定的高利益驱动下,对易到用车产体系生一定依赖性。相信任何一个租赁公司都不愿意放弃多一个优势渠道的机会。

  创新价值:“移动+车辆自由”,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提供用车服务平台,将各种闲散的小微型出租车公司资源激活并为己所用。

  盈利模式:与传统的出租车相比,易到用车的服务费用大约是其2到3倍,而易到用车的盈利则通过提取租金获得,一般扣点在20%到25%,每单的毛利在100元左右。

  行业影响:在日益激烈市场竞争体制中,会自然而然在加盟体系内部产生产品及服务的良性竞争,从而在易到用车平台化的信息技术驱动下,会带动整个租车市场服务体系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快速前进,而这也无疑是政策导向所希望的。

  面临挑战:车辆的调配系统直接影响到车辆能否准时出现,对下游租车公司的管控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体验,支付的便利性成为消费者最终是否会下单的决定性因素。

  危机与挑战

  形势分析错误荣光被掩

  作为国内最早提供专车预定的服务平台,易到用车曾经也是投资商的宠儿,易到用车在成立一年后便获得了晨兴创投、美国高通风险投资公司的千万级美元融资;2013年,易到用车又获得宽带资本、携程领投的6000万美元B轮融资;2014年9月,易到用车获得又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领投的C轮融资,额度超过1亿美元。

  然而,也就在2014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加入,中国移动互联网商务用车市场跨入元年,以腾讯和阿里巴巴为背景的滴滴专车和快的一号专车引领了烧钱抢市场的玩法,连外来的和尚Uber也迅速卷入这场大战,然而易到用车却不为所动。

  然而就是“司机因为补贴流失,影响到用户体验,进而导致用户的流失,再反向影响司机的收入。”一个这样循环导致滴滴在专车领域迅速赶超并拉开与易到用车之间的身位。最终,一轮烧钱大战之后,滴滴和快的的市场份额逐渐稳定了下来。后滴滴与快滴合并,共同对抗Uber,此时的易到用车已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最重要的是,易到用车依然对战局无动于衷,照旧我行我素。

  据“互联网+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滴滴专车(含一号专车)、易到用车和Uber分别以80.9%、17.5%和8.1%的比例占据中国专车服务活跃用户覆盖率的前三名。

  业务已经边缘化or酝酿新布局

  不论裁员的具体数字到底是多少,据易到用车的员工透露“易到用车确实进行了裁员,但这件事情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完成,主要针对的是易到用车的海外事业部和公共交通事业部。”所以裁员必然是确有其事了。对此易到用车官方立即给出了回应,声称只是内部调整。

  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裁员的确不至于大惊小怪,但是所提到的海外事业部和公共交通部到底为何被砍掉,个中缘由却值得细细琢磨一下。

  2010年到用车模仿Uber的模式从中国起家,当时的野心是很大的,更多的是在考虑国际化路线,目前易到用车的服务已经覆盖了全球四大洲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30个城市,但是如今刚刚成立一年不到的海外事业部突然全员解散,难免让人觉得“战略收缩”论并非无中生有。

  至于公共交通部,也有传言说是今年1月份才组建的易到班车部门也被全员解散,这是否表示易到用车想要杀入公交领域的梦正在濒临破碎呢?这更进一步坐实了易到用车一些扩张不久的新业务已经趋于边缘化的传闻。

  如今,易到用车在专车领域已经逐渐失去市场优势;在高端专车市场,有神州租车,在低端市场,有滴滴快的和Uber的围堵。虽然易到一直声称是在谋划一系列布局但是实际动作上却找不到什么有力证据,以我薄见,易到用车的龙头老大地位早已不再,在马太效应还没有产生之前,此时为了求生存而选择战略收缩不仅不足为奇,甚至不失为一个良策。

  没有跟风者创新沦为折腾

  易到用车毕竟曾经辉煌过,在那段滴滴快滴只敢报数据不敢说排名的岁月里,易到用车一直是业界公认的老大,就算是从现在的形势来评价易到,也不得不认可它的创新精神。

  先来盘点一下,作为一个专车软件,易到用车在过去几年所做的创新:第一个搞了让乘客免费搭车的活动;第一个将服务开通至海外30个城市;第一个建立共享汽车学院;第一个专车服务两会;第一个推出易人易车创业计划;与奇瑞和博泰合作,第一个进军互联网汽车;与沃尔沃合作,第一个建立YcarLab共享实验室等。 本章节出选自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出版的”互联网+“智库系列丛书第五部《Uber:开启“共享经济”时代》,作者: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曹磊,资深媒体人、中国新闻社浙江分社总编辑柴燕菲,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O2O行业分析师沈云云,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海外“互联网+”分析师曹鼎喆。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