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媒体评论>曹磊:阿里交易额表明行业百花齐放任重而道远
曹磊:阿里交易额表明行业百花齐放任重而道远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2日 11:39:52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摘要:3月21日,国内知名互联网+专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数据表明,阿里系电商平台继续在中国零售电商市场“一枝独秀”,并保持较为强劲增长势头。它将进一步挤压其他零售电商平台市场空间,乃至中小电商“生存空间”;互联网行业“赢家通吃”的丛林法则效应还将进一步显现,整个电商行业“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健康格局到来依旧任重而道远。

    曹磊认为,该数据既得益于阿里系平台在过去一年的调整、整合、升级等内部“闭环”生态产生的“协同效应”与内生式增长,也离不开外部外延式大手笔并购,更离不开中国零售市场消费稳中有升的宏观大背景。但他也表明,基于消费品网购的零售电商市场“红利”(人口、流量、渗透率、免税等)已接近消耗殆尽,未来前景尚不明朗。预计:未来整个中国电商市场新增长点和看点在于生活服务电商(如美团点评、携程、滴滴快滴等服务消费转型)、工业品与大宗品电商(如生意宝慧聪网上海钢联、找钢网等服务实体工业制造业的电商交易平台)。

  以下为该报道原文全文:《财年内有望超过沃尔玛阿里巴巴2016财年电商交易额突破3万亿》

  自2003年成立淘宝网以来,阿里巴巴已经初步完成了“网上经济体”的生态建设。

  3月21日14时58分37秒,阿里巴巴集团2016财年电商交易额(GMV)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在该财年内(2015年4月1日~2016年3月31日)有望超越沃尔玛,成为全世界最大零售平台。

  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认为,随着新生态的日臻完善,阿里考虑更多的是促进内需、解决就业、拉动农村经济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3万亿只是个新起点。”

  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师郝智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尽管阿里巴巴和京东在销售方式上不一样,但阿里巴巴和京东在GMV方面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从此方面来看,电商的老大和老二的座次恐怕不可能再改变;另一方面,越大其实越难做,这也是前阵子张勇为何一直在倡导网红经济的原因,体量已经如此之大,若不做一些改变将无法适应新的变化,也是非常危险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垂直细分,如果不能在垂直细分领域做一些有意义的尝试,将来不仅空剩名号,甚至还可能受到其他威胁。”在郝智伟看来,阿里巴巴首先要做的是赶时间保证网红经济能做起来,让他们在细分市场不会被别人攫取更多;其次就是要走出去,在国外的市场开拓;再次就是沉下去,在农村市场做。

  下一个目标是6万亿

  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一如既往地拥抱传统经济,积极做传统企业“互联网+”的助推器。

  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阿里巴巴GMV突破3万亿是世界商业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3万亿只是个新起点,阿里巴巴接下来的目标是:2020财年,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平台成交额过6万亿元人民币的公司;2024年,伴随商业生态的全球化,阿里巴巴将进一步成长为一个服务20亿消费者和数千万企业的商业平台。

  张勇表示,下一个目标是成交额过6万亿,这意味着阿里不仅要做中国新经济的代表,更要对全球经济负起责任。在他看来,GMV只是创造价值的一种体现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我们对企业提供的价值,从简单的销售渠道变成多元化的商业基础服务,包括品牌认知、客户关系、提升管理和运营效率、数据保管和分析、云计算等。”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阿里巴巴将创新发展的魅力展现得一览无遗,其突出表现在“云、网、端”新商业基础设施逐渐形成:“云”是指云计算;“网”不仅包括原有的互联网,还拓展到物联网领域;“端”则是用户直接接触的个人电脑、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传感器,乃至软件形式存在的应用。

  作为运转这些商业基础设施的新能源——数据的挖掘和利用能力成为生产率进一步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所在。因此,数据作为独立要素,与土地、资本、劳动力被视为同等重要的生产要素。

  对此,国内知名互联网+专家、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数据表明,阿里系电商平台继续在中国零售电商市场“一枝独秀”,并保持较为强劲增长势头。它将进一步挤压其他零售电商平台市场空间,乃至中小电商“生存空间”;互联网行业“赢家通吃”的丛林法则效应还将进一步显现,整个电商行业“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健康格局到来依旧任重而道远。

  曹磊认为,该数据既得益于阿里系平台在过去一年的调整、整合、升级等内部“闭环”生态产生的“协同效应”与内生式增长,也离不开外部外延式大手笔并购,更离不开中国零售市场消费稳中有升的宏观大背景。但他也表明,基于消费品网购的零售电商市场“红利”(人口、流量、渗透率、免税等)已接近消耗殆尽,未来前景尚不明朗。预计:未来整个中国电商市场新增长点和看点在于生活服务电商(如美团点评、携程、滴滴快滴等服务消费转型)、工业品与大宗品电商(如生意宝慧聪网上海钢联、找钢网等服务实体工业制造业的电商交易平台)。

  专家:不能单方面看数据

  无论如何,阿里巴巴有望超越旧时代霸主。

  2月18日,沃尔玛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截至1月31日的2015财年年度营业收入下滑0.7%至4821亿美元,据S&P Capital IQ data数据分析公司统计,这是该公司自1980年以来的首个年度销售下跌,被外界称为“35年来最差业绩”。

  沃尔玛增速停滞,而阿里巴巴则高歌猛进。2015年Q4,阿里总交易额(GMV)达9640亿元,同比增长22.5%。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量为8.49万亿元。阿里平台的交易量占全国社会零售总量的11.36%。

  双方的差距被迅速抹平。而实际上,阿里巴巴对沃尔玛的超越已经在发生。阿里巴巴集团2014年9月19日在纽交所上市后,市值就曾一度超越沃尔玛。2015年,在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2015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上,阿里巴巴以排名第13位的成绩首次上榜,领先亚马逊一位。

  1962年创立的沃尔玛是世界零售业的霸主,1991年成为美国第一大零售企业,2001年以后连续名列世界500强第一。

  阿里巴巴与沃尔玛完全不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5年曾经这样来描述双方的差异:“沃尔玛销售额达到3万亿人民币,花了230万人,而我们在淘系里完成3万亿的话,是几千人。这是完全新的技术、新的理念,完全调动了整个社会的资源,是一种让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富裕的理念。沃尔玛是自己买自己卖自己采购自己做,我们是要更多的人参与。我们不是自己招聘多少员工,而是我们创造社会上巨大的就业,保守估计1300万的就业,还不包含其他各种各样衍生所诞生出来的就业。3万亿在中国相当于一个中大型省的GDP。”

  对此,长期研究零售领域的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院长杨谦认为,阿里巴巴超越沃尔玛可能只能从成交总额的数字上来讲,阿里巴巴的这个成交总额值得思考,但阿里巴巴与沃尔玛的实体零售是不相同的,所以不能单方面的看数据。

  杨谦表示,未来的零售业并不像大众所看到的没落,阿里巴巴成交总额有望超过沃尔玛这样一个事实,将成为沃尔玛后期运营的动力。过去大众们看到更多的是互联网产业分食实体产业,未来实体产业可能会借助互联网与纯互联网产业竞争,发挥实体产业的作用。沃尔玛在过去的大数据信息化方面有着一定的积累,在未来会有一定的出色表现。

  在杨谦看来,互联网电商与传统零售业未来可能会走向融合。阿里巴巴发挥了互联网在市场上的优势,所获得的成交总额数据实际上反映了平台效应产生的规模,平台效应是未来互联网产业的一个趋势,但如果实体产业能够将过去的客户积累、商品增交与互联网结合,将会和互联网产业有一定的区分,会打开另一个不一样的市场。

  杨谦指出,未来几年是实体产业的一个关键时期,即如何利用互联网将实体经营的优势发挥出来,未来实体产业需要克服的问题是租金与人工,如果实体产业借助互联网找到好的结合点,就相应地解决了人工的问题,且传统商业利用商业地产的竞争也会减少租金,从而减少成本。

  “同时互联网产业也在进行细分,细分的趋势说明实体零售业有一定的市场。”杨谦进一步补充称。(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蒋佩芳)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