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00EC>数字金融>阿里巴巴威胁才刚刚开始 马云能战胜自己吗?
阿里巴巴威胁才刚刚开始 马云能战胜自己吗?
中国B2B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09年05月19日 10:07:23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马云一直担心,微软收购雅虎之后会间接对阿里巴巴构成威胁。现在,阿里的威胁似乎解除了,阿里可以放心地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了。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威胁也许才刚刚开始

  文/《董事会》杂志 东升

  马云或许长舒了一口气。

  2008年5月3日,由于比雅虎要求的每股报价低了4美元,微软宣布放弃收购雅虎。此前马云一直担心,微软收购雅虎之后会间接对阿里巴巴(以下简称为阿里)构成威胁。现在,阿里的威胁似乎解除了,阿里可以放心地继续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了。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威胁也许才刚刚开始。

  弃购假象

  微软是全球IT领域的领跑者,雅虎是全球第一门户搜索网站,两家公司的性质不同,规模不同,主业方向不同,微软为何不惜溢价收购雅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荆林波认为,“互联网的事业与范围越来越大,没有足够的视野就有可能错失良机。微软尽管目前已经非常成功,但在许多方面还有欠缺,比如在搜索业务和电子商务领域,微软都还是空白。收购雅虎正是为了弥补自己的短板,即搜索业务。”

  交银国际控股董事总经理温天纳认为,当前微软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市场环境不容乐观,全球反垄断浪潮给微软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微软希望通过多元化的发展,找寻新的增长点,减轻来自反垄断的压力。事实上,微软一直试图建设属于自己的门户网站和搜索网站,实施多元化发展,可是一直不成功,反而被一家又一家搜索网站超过。在资本市场和股东那里,微软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收购雅虎可以被看作是微软突破现有商业模式的一个战略转移。同时,Google迅速崛起,使雅虎的经营受到了严峻挑战,雅虎的股价也因此持续低迷,微软觉得这是收购雅虎的好时机。

  显然,微软的最大竞争对手是Google。微软在搜索业务上的欠缺,导致公司发展后劲不足,而搜索技术发展到现在,再从零开始已经非常困难。雅虎的搜索技术在世界上还是数一数二的,微软如果能够将雅虎纳入麾下,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搜索开发,将大大缩短赶超Google的时间。因此,微软不惜溢价争取收购雅虎。

  尽管,由于不肯每股多出4美元,微软宣布弃购雅虎,但微软是否真的死心了,还很难说。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勤透露,“收购雅虎只是微软整体互联网战略的一个具体举措,微软在互联网业务上有庞大计划。” 目前,微软研发集团有15%的员工在从事互联网方面的研发,搜索技术是微软着力攻克的。“微软不收购雅虎,还会收购其他公司。” 张亚勤说。

  从微软的决心看,对搜索业务是志在必得,因此,虽然现在暂时放弃了对雅虎的收购,而一旦再有合适的机会,微软可能还会重新发起对雅虎的收购。

  独立性只是幌子

  微软宣布计划收购雅虎后,远在中国杭州的马云立即紧张起来。阿里的第一反应是赶快回购雅虎手里的股份,避免雅虎一旦被成功收购,雅虎所持有的阿里股份会被微软控制。《华尔街日报》报道,阿里此举是为了“避免雅虎被微软收购后给公司带来的不良影响”。

  2005年,雅虎以10亿美元现金及雅虎中国的所有资产换取了阿里巴巴集团3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按照雅虎与阿里签订的合作协议,如果雅虎公司的股权发生变化,阿里巴巴将有权从雅虎回购其股份。据外媒披露,2008年3月19日,阿里在紧锣密鼓的就回购融资问题与投资者展开深度谈判。

  有观点认为,如果微软通过收购雅虎,间接地成为阿里的股东,将影响阿里的决策独立性。

  事实上,决策独立性只是个幌子,作为规范公司,群体决策是常规。这个问题的核心是马云的个人权威将受到挑战,他是否甘愿如此让步。作为股东肯定有权利参与经营管理,干预与否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否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如果因为马云在阿里的个人的权威有可能被削弱,马云及其团队感到不自在,而拒绝微软成为阿里的股东,那么,这显然是对阿里的不负责任。

  事实上,是否接受微软是对马云的一个重大考验。马云一直认为自己是天才,别人都是傻瓜,他的那句“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竞争对手”的名言,表明马云的确对自己过于自信,但是,自信过头就是狂妄。如果不能超越自己,马云很有可能把阿里带进死胡同。

  也有观点从民族主义出发,认为阿里不能让微软插手,因为这是中国的公司,中国人怎么能受制于一个美国公司?其实,商业就是商业,不能与民族情感、个人好恶混在一起,商业应该超越国界。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想让阿里有更好的长远发展前景,就应该与微软这种能够为阿里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的企业合作。再退一步说,雅虎和日本软银分别持有阿里39%和35%的股份,阿里本身就是个外资企业。

  B2B丛林险恶

  或许在马云看来,躲过了微软的控制,阿里很幸运。但在风光的表象下,阿里已经危机四伏。

  阿里上市后一度引领港股风骚,但近来严重缩水, 150天蒸发1500亿港元,令阿里巴巴从“新股王”沦落到“港版中石油”。表面上看,阿里股价大幅下挫是受全球股市走软的牵连,而本质则是全球投资者对阿里的商业模式和赢利前景回归理性的表现。

  环顾阿里的四周,竞争对手林立,不断地蚕食着阿里的市场。

  近年来,国内垂直搜索网站、各行业专业网站迅速崛起,分流了一部分阿里的用户。网盛科技的B2B交易平台几乎将化工类业务独吞,而阿里对这个行业只能望洋兴叹。类似的专业网站还有很多,比如鞋、帽、玩具等行业的专业站点,这些站点都是阿里的潜在竞争对手。可以想象,一旦那些专业站点都做大了,阿里这样的大杂烩还有多少存在的意义。自2007年来,Google开始在中国大量收购垂直搜索网站和专业网站,这无疑将会对阿里造成威胁。

  网盛生意宝公司总裁孙德良认为,目前阿里巴巴最大的软肋是战略过于庞大。在孙德良看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是不断深化和细分化,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信息量很小,互联网应用比较少,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大,细分成为必然的趋势。

  目前,阿里在拼命做大规模,依靠新增用户维持公司营收的高增长。但如果将来有一天,用户都被分流到了专业站点,阿里的规模优势就成了无源之水。

  但危险还不止这些。

  eBay作为全球最著名的电子商务网站,2007年营收达76.7亿美元,而阿里只有21亿元人民币,两者的销售规模不在数量级上。虽然,淘宝网在在中国本土领先eBay,但如果eBay下决心从搜索引擎入手颠覆电子商务的盈利模式,借以时日,淘宝网和阿里恐将无力招架。更何况,全球做电子商务的公司远不止eBay一家,微软此次行动也是有意进入电子商务的表现,而百度则已经宣布正式进军电子商务。

  可以预见,电子商务领域诸侯争霸的好戏还在后面。

  电子商务与搜索业务高度重合将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百度由搜索进军电子商务就是个标志。或许,有一天Google也宣布进军电子商务,或许,Google会与某个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合作。目前,由于阿里的规模还太小,业务范围还主要局限在中国,Google看上阿里,并与之合作的可能性不大。而不合作,就很可能意味着成为对手。

  阿里的软肋

  一直以来,加入诚信通的门槛很低,只需将公司的营业执照等资料的复印件传真过去,由杰胜认证公司认证通过即可。阿里与认证公司本来担负审核责任,要尽可能将提供虚假信息的公司拒之门外,但是,由于这个认证过程本身就不是很严格,而不少代理公司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用户,故意放松监控。实际上在一些地方,只要每年交纳2300元左右不等的年费就可以成为诚信通会员。这一定程度上导致有些机构和个人伪造营业执照,通过阿里的网络进行诈骗。

  已有部分用户针对阿里的上述行为在网络上抱怨,但由于阿里的态度暧昧,总是在踢皮球,用户很难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最后不了了之。类似情况已经严重损害了阿里的声誉。

  这些管理漏洞,或许是由于阿里的发展速度过快,无暇顾及所导致,也可能是由于阿里的管理水平本来就不高。总之,内部管理的问题是阿里必须正视的。

  作为一家号称世界级的B2B电子商务公司,阿里2007年的产品开发费用只占营收的6.1%,而同期的销售与市场推广费用却占到34.1%。显然,阿里是一个重营销轻技术研发的公司,甚至可以说,阿里就是一个销售为主导的公司,是靠中国庞大的人力资源进行人海战术来推销发展的。

  在与电子商务业务高度重合的搜索技术上,阿里更是弱项。核心技术的缺失,将给公司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隐患。

  在技术研发、专业服务团队建设上没有下足功夫,只靠规模取得暂时的优势,阿里如何能够竞争过那些专业类网站?阿里的发展后劲堪忧。

  聪明过人的马云肯定对阿里的软肋了如指掌,问题是,这个战胜了很多强硬对手的小个子巨人能够战胜自己吗? (来源:《董事会》杂志)

网经社联合A股上市公司网盛生意宝(002095.SZ)推出消费品在线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该产品具有按需提款、按天计息、随借随还、专款专用、循环信用贷、全线上流程操作等特点,解决消费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下游经销商/网店因库存及账期造成的流动性差“痛点”。》》合作联系

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DATA.100EC.CN,注册免费体验全部)基于电商行业12年沉淀,包含100+上市公司、新三板公司数据,150+独角兽、200+千里马公司数据,4000+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互联网APP数据,全面覆盖“头部+腰部+长尾”电商,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挖掘行业市场潜力,助力企业决策,做电商人研究、决策的“好参谋”。

【投诉曝光】 更多>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网经社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原创内容,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NEWS@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平台名称
        平台回复率
        回复时效性
        用户满意度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
        微信小程序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扫一扫”